【蒲湖新语】在国际减灾日看山东的韧性力量
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之际,齐鲁大地以扎根乡土的实践,勾勒人与灾害共处的韧性图景。从黄河湿地修复到社区智慧预警,从田间志愿抢收到城市海绵改造,山东用“小而实” 的举措播撒防灾种子,印证“韧性不是消除风险,而是与风险共生”。
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之际,齐鲁大地以扎根乡土的实践,勾勒人与灾害共处的韧性图景。从黄河湿地修复到社区智慧预警,从田间志愿抢收到城市海绵改造,山东用“小而实” 的举措播撒防灾种子,印证“韧性不是消除风险,而是与风险共生”。
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,我们关注的目光常常聚焦于草药和针灸,但您知道吗,源于中国的太极拳,作为传统养生文化的瑰宝,正在广袤的农村社区焕发着新的活力。在山东潍坊诸城市枳沟镇枳沟社区,一场特别的“播种”行动正在进行——2025年农村社区、村居老年太极拳教学骨
王尽美(原名王瑞俊),是中共一大代表,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病逝,年仅27岁。对于这第一位去世的中共一大代表,所存的个人资料甚少,不少人只悉其鸿爪一二。笔者翻阅史料,发现王尽美爱写诗,虽然只活了27岁,至今已经发现他创作的诗词就有11首。
1921年7月23日晚,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。出席会议的13人中,有两位来自山东省,其中之一是王尽美。王尽美(1898—1925),山东省诸城市大北杏村人。受进步思想影响,16岁时离开故乡前往济南求学。1921年春,王尽美、邓